物流被普遍认为是继降低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它要求从整体上系统考虑企业的管理创新。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方法,他能迅速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从而即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它是一种能够照顾到股东、经理人、消费者、供应者等关系人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物流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成长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并具有极高价值潜力的新兴产业。
企业物流是贯穿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企业物流的改善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具体作用表现为:一是降低物流费用、减少产品成本;二是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三是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四是通过物流改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五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所以物流合理化被称为是“企业脚下的金矿”、“最重要的竞争领域”,是判断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企业运转由“销购产运存”五个环节,过去由于体制的原因,因重视生产和销售,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购运存”,“购运存”恰恰就是企业物流研究的内容。现在市场竞争已经到了该重视物流的时候了,只搞生产和销售的创新,不符合企业整体创新的要求。企业各个运营环节的创新不要求同步但必须同向,如果企业物流环节长期滞后,会因缺口太大严重影响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所以对企业物流环节的投入对大数企业来讲具有填补缺口的性质,但这种补课的投入因其弥补的是“木桶效应”中的缺口,因而会产生远比其他环节更高的收益。
21世纪的市场竞争主要体现为以物流为基础的通道竞争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仅占产品成本的10%左右,而我们国家在30%以上。据专家估算,普通的物流可以为企业成本“减负”15%~30%,完善的现代化物流则作用更为明显,而物流成本每降低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净资产回报率可增加15%以上。从这个意义上说,物流环节是企业发展的“瓶颈”。物流配送专家詹姆斯·阿尔理德在《无声的革命》中指出:“主要通过提高物流配送打竞争战的时代已经悄悄来临。看清这点的企业和管理人员才是未来竞争急流中的弄潮者,否则,一个企业将可能在新的物流配送环境下苦苦挣扎,甚至被淘汰出局。”
物流概念简析
2001年4月,我国颁布国标《物流术语》(GB/T18354--2001)中,对物流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从物流的定义可以知道,物流是一个过程,物流活动可以实现物品包括空间和时间的位置移动以及形态性质的变动,即创造物品的空间、时间和形态性质三个方面的效用。物流的本质是具有服务性,也是一种商品,可以买卖。
物流中的“物”泛指一切物质资材,包括:
物资: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计划经济时期,专指生产资料
物料:是我国生产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
货物: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
商品:交换时的对象,流通的客体
物品:管理、行政、后勤、教育领域使用的物质实体
物流中的“流”指物理性运动
流动:物发生的物理性位移
流程:是指生产的“流程”。生产领域中物料按工艺要求进行运动的过程
有一个和物流相似的概念,就是国有企业的“三产”,不过三产的内涵还是比较简单。物流是一个系统化的概念,由七项基本物流活动组成,但不能说单项物流活动就是物流。可以从如下三个层次理解物流:一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二是一种新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三是一个新的产业。
2001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The Coune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的物流定义是:“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
我国物流专家建议修订我国国标《物流术语》(GB/T18354—2001)中的物流定义并尝试给出如下新定义: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顾客需求,由供方或需方直接提供或由供方或与需方以外的第三方间接提供清洁的物流服务,使物品以及相关的支持性服务和信息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双向有序、高效流动,并实现增值;其过程包括包装、储存、装卸、搬运、运输、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环节或功能。
物流的基本功能
物流的起点----------------商品包装
物流的动脉----------------商品运输
物流的中心----------------商品储存
物流的接点----------------商品装卸
物流的增殖环节----------------流通加工
物流的中枢神经----------------物流信息
物流系统分几个子系统?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七个子系统,分别为运输子系统、储存子系统、装卸搬运子系统、包装子系统、流通加工子系统、配送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
七个子系统之间是效益背反的关系,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求系统总成本最低、效率和效益最高。
物流业务结构分析
⑴物流业务主要包括仓储、运输、配送、搬运、包装、装卸、物流信息、物流管理咨询等。物流业务结构分析,主要分析在物流市场中有哪些物流业务发展方向,寻找缝隙市场和发展机遇。
运输业、配送业、仓储业、搬运业、装卸业、包装业都是高收入、高投资、高成本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其中配送业盈利能力强,可以作为企业选择物流业务的优先备选方向;而信息业、咨询业都是低投资、低成本、高利润率的行业,盈利能力很强,特别是咨询业最强。所以从盈利能力看,最好发展咨询业和信息业。不过这二个行业都是知识密集型行业,需要有较高的知识技术素质。
(2)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仓库装卸搬运作业贯穿于仓库作业的全过程,是物流活动的接点,从物资入库验收、保管保养、流通加工、备料、配送、直至发运都伴随着装卸搬运作业的发生。其出现的频率大于任何一个作业环节,支出的费用和耗费的工时比其他环节高出很多。装卸搬运作业的质量直接影响库存物质数量和质量,与仓库安全生产关系密切。有效组织装卸搬运作业是仓库快进快出的关键,与仓库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因此,仓库装卸搬运系统在仓库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仓库装卸搬运系统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特点。它是主要由物料、装卸搬运设备、仓储设施、人员和信息等要素构成的集合体。一般简称搬运系统。它的任务是根据生产和流通的要求使物资在空间发生位移,为生产和流通服务。
(3)仓储业的现状及出路
①中国的仓库是多了还是少了?
从总体分析,仓储企业平均规模偏小,仓储业经济效益偏低,仓储业资产负债率在各行业中最高。但全国有多少仓库,这些仓库的现状是什么,还是不清楚。所以,就全国来说,启动对全国仓储业家底的调查很有必要。
从总体上看,我国仓库量很大,上面只是提到了流通部门,如果加上工业部门,面积大得惊人。形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短缺经济,为了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必须大库存,大库存必然有大仓库。一方面库房很多,但现实是新的仓库建设投入很大,发展很快,2005年,仓库的基本建设投资达到356亿元。这是怎么回事?第一,原有的仓库非常陈旧、落后,已不适应现代库存的要求;第二,大量制造企业的仓库无法得到整合重组。在这种情况下,外资进入启动了中国的物流地产,比如美国的普洛斯。
因此,要回答中国仓库是多了还是少了,不能笼统回答,要有结构性分析。应该这样讲,总体面积是多了,但符合要求的少了,这就是中国仓库业的现实。
②物流总费用中,仓储费用所占比例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对物流业是推动还是制约?
我们可以来看两组数字;:一组是中外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在10~20年中,美国、德国、日本的运输费及管理费与GDP的比率基本上不变,变化大的是保管费即仓储费与 GDP的比率的下降。也就是说,物流成本下降的主要空间在降低仓储费用,减少库存,加快周转。而中国的运输费、保管费及管理费与GDP的比率基本不变,既说明了中国物流的粗放运行,更说明中国物流业发展没有抓住关键。
第二组数据是中国仓储费用的构成。2005年,中国物流总成本为3.38万亿元,其中保管费为10632亿元,比2004年增长18.4%,占整个物流总费用31.4%,在10632亿元保管费中,利息费2902亿元,仓储费2808亿元,货物损耗费622亿元,配送、包装、流通加工费2150亿元,保险费111亿元。这一组数字中,一般仓储费用过大,而加工增值部分过小,原有的仓储业刚开始向现代物流的多功能一体化运作转轨。
在2005年物流业增加值中,78%来自运输,来自仓储的只占4.36%,说明仓储业的效益比较差。
因此,可以的得出结论,减少库存,加快货物周转速度,是中国物流发展下一步的主攻目标。
③仓储业的方向选择
仓库作为一个企业是物流运作主题,作为场地又是物流运作载体。仓储企业可以有三种方向选择,一是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二是保持仓储企业的性质,但必须加以改造、提升,三是变成物流企业或生产与流通企业的配送中心。
(4)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为什么把“物流配送”作为一个发展的重点?
“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
① 配送概念 配送是按用户订货的要求,以合理的送货形式,在配送中心或其他物流据点进行货物配备,以合理的方式送交用户,实现物品最终配置的经济活动。配送作为一种现代流通组织形式,是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身,具有独特的运作模式的物流活动。
商贸流通领域是物流的一个大领域,而配送又是商贸流通领域有特点的物流活动。配送几乎是物流的半壁江山,因为在现代化的环境中,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尤其在卖方市场的条件下,物流服务最终体现在配送,或者说配送最后完成了物流服务,发达国家配送是物流研究的突出重点,原因就在于此。
配送也是我们国家在学习和引进现代物流阶段最先受到关注、最先取得成果、最先见诸我国国家最高层文件的内容。
② 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是以组织配送性销售或供应,执行实物配送为主要职能的流通性结点。配送中心从事货物配备(即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和供应服务。
配送中心是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它应符合下列要求:主要为特定的客户服务;配送功能健全;有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较小;作业货物的品种多、批量小;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
在配送中心,为了能做好送货的编组准备,需要采取零星集货、批量进货等多种资源搜集和对货物的分整、组配等工作,为了更有效、更高水平地配送,配送中心往往还有比较强的流通加工能力。此外,配送中心还必须将配好的货物按时送到客户手中。由此可见,配送中心实际上是集集货、分货、加工及送货于一体的综合性的物流据点。
③ 物流中心概念 物流中心是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它主要面向社会提供物流服务,具有很强的集散功能,一般靠近车站、港口兴建。物流中心的物流功能健全,有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广,存储、吞吐能力强,作业货物的批量大、品种少,是综合性、地域性、大批量货物的集散地。凡从事大规模、多功能物流活动的场所即称成为物流中心。物流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大规模集结、吞吐货物,因此必须具备运输、储存、保管、分拣、装卸、搬运、配载、包装、加工、单证处理、信息传递、结算等主要功能,以及贸易、展示、货运代理、报关检验、物流方案设计等一系列延伸功能。
什么是物流的“六要素”?
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 、流速
流体:物流中的“物”,即物质实体。
载体:物体借以流动的设施和设备。分成两类:
第一类载体是指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水路、港口、车站等基础设施
第二类载体指设备即以第一类载体为基础,直接承载并运送流体的设备。如:车辆、船舶、飞机、装卸搬运设备等,他们大多是可以移动的。
流向:流体以起点到终点的流动方向。分为四种:
①自然流向:指根据产销关系所确定的商品的流向。这表明一种客观需要,即商品要从产地流向销地
②计划流向:指根据流体经营者的商品经营计划而形成的商品流向即商品从供应地流向需要地
③市场流向:指根据市场供求规律由市场确定的商品流向
④实际流向:指在物流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流向
流量:即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向上的数量表现。流量与流向是不可分割的,每一种流向都有一种流量与之相对应。
流程:即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向上行驶路径的数量表现。
流速: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程上的速度表现。
物流“六要素”之间有极强的内在联系,横跨整个供应链。流速与流向、流量、流程一起构成了物流向量的四个数量特征,是衡量物流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