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國際标準化組織(ISO)成立于1947年,它是世界最大的非政府标準化專門機構,集裝箱國際标準化時期大約可劃分爲四個階段。 國際标準化時期
國際标準化組織(ISO)成立于1947年,它是世界最大的非政府标準化專門機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持密切聯系,是聯合國甲級咨詢機構。它的主要活動是制定ISO國際标準和協調各國的标準化工作。國際标準化組織以組成技術委員會的方法開展和主持各類标準的制定和标準化的推動工作。技術委員會的成員由正式成員和觀察員組成。正式成員(Participatingmember)又稱P成員,是表示願意積極參加技術委員會工作的成員團體。觀察員(Observermember),又稱O成員,是隻希望了解其工作進度的成員團體。其他成員均爲非正式成員(Non-participatingmember),又稱N成員。其中根據美國提議設置的第104技術委員會(TC一104),專門負責讨論與制訂集裝箱的國際标準。該技術委員會于1961年6月成立,當年9月召開第一次全體大會,标志着集裝箱國際标準化時期的開始。我國于1978年9月1日起成爲ISO組織的正式成員,并成爲TC-104的P成員。
集裝箱國際标準化時期大約可劃分爲以下四個階段:
1.确立基本标準階段
1961年9月ISOTC-104的第一次全體大會至1964年7月ISOTC-104的第三次全體大會。這一時期對集裝箱國際标準化的主要貢獻有:
(1)确定了内容積爲1m3以上的最小集裝箱體積标準;
(2)确定了8ft×8ft的集裝箱斷面标準;
(3)建立了系列1(lA--1F)和系列2(2A--2C)共9種集裝箱标準。
在這一時期,發達國家各國的集裝箱運輸基本上都在各自原來的水平上運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尚未開始。美國要求以大型的第1系列(實際就是美國國家标準中的貨箱型集裝箱)爲标準,而歐洲則要求以中型的第2系列集裝箱(即歐洲國際鐵路聯盟的标準集裝箱)爲标準,雙方矛盾激烈;而日本則由于與美國意見對立,而從TC-104的正式成員(P級成員)降格爲觀察員(O級成員),開始閉關自搞集裝箱。所以這段時期集裝箱的國際标準化雖形成了雛形,但仍是各行其是,離真正的實施還有一定距離。
2.實用階段
1965年ISOTC-104的第四次全體大會至1967年ISOTC-104的第五次全體大會。這段時間對集裝箱國際标準化最大的貢獻是對集裝箱角件(Cornerfitting)的結構逐漸形成了統一的意見。
經過幾年的争議和讓步,各發達國家對集裝箱的國際标準逐漸在各基本點上趨于一緻,國際标準集裝箱逐漸推向實用。
3.多樣化階段
1967年ISOTC-104的第六次全體大會至1978年ISOTC-104的第十次全體大會。這一時期,由于參與ISOTC-104的各國間利益沖突,各個國家和地區都希望提出更靠攏本國(本地區)原有集裝箱标準的國際标準,以便降低本國在"集裝箱化"過程中的初始投資。因此,國際集裝箱的标準系列一度多到三個,其中"系列1"基本相當于原美國的"貨箱式集裝箱";"系列2"相當于原歐洲鐵路聯盟的中型标準集裝箱;而"系列3"則屬于前蘇聯的尺寸系列。各大利益集團相互對峙,實際上大大提高了集裝箱國際标準化的"成本"。
在各國集裝箱化實際執行的過程中,系列1集裝箱由于其通用性好.逐漸被廣泛接受.而與系列2,系列3集裝箱的地位自然下降,先後由"國際标準"降格爲"技術報告"。
4.穩定階段
1978年ISOTC-104第十次代表大會以後。
集裝箱運輸是初始投資非常大的運輸方式。其初始投資,既包括昂貴的集裝箱本身,還包括集裝箱專用船舶、集裝箱裝卸機械、集裝箱碼頭、堆場、集裝箱卡車、火車等。如果國際标準頻繁變化,這些相應設施都要頻繁報廢和重新投資,集裝箱運輸的優越性也要被全部抵消。這是參與集裝箱國際标準制訂的所有國家和與集裝箱運輸有關的所有企業都不願看到的。所以,經曆了最初十年左右"北北對立"(發達國家之間的矛盾,如美國、歐洲與日本;美、歐與前蘇聯)、"南北沖突"(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後,各國都認識到集裝箱國際标準的穩定,遠遠好過集裝箱國際标準的頻繁變化。因此,1978年ISOTC-104第十次全體大會通過了集裝箱基本标準五年不變的提案。從此,以系列1集裝箱爲主的标準集裝箱,雖在結構和裝卸工藝配套方面不斷完善,但其主要尺寸等标準不再有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