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繁體中文English
         (86)-755-22351975        (86)-755-22358606
 
 
物流英語
運作管理
操作規範
基礎知識
 
您目前的位置:首 頁 >> 物流知識
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内容:
摘要: 宏觀物流成本實際上是不需要直接核算的,它可以運用統計學的方法對采集到的微觀物流成本數據樣本進行分析,從中找到一個基準,作爲普遍成本改善的目标值。也就是說,它依賴于衆多微觀物流成本的核算結果。   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關鍵字:物流成本核算

  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至關重要。宏觀物流成本實際上是不需要直接核算的,它可以運用統計學的方法對采集到的微觀物流成本數據樣本進行分析,從中找到一個基準,作爲普遍成本改善的目标值。也就是說,它依賴于衆多微觀物流成本的核算結果。因此,我們隻對微觀物流成本和宏觀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加以讨論。

  由于微觀物流成本與宏觀物流成本在分析角度、成本改善方面的截然不同,特别是傳統的企業成本會計與國民經濟統計體系之間不構成一一對應關系,所以我們認爲,兩種物流成本需要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

  1.微觀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就企業物流成本而言,目前介紹較多也比較完善的統計工具有兩個,分别采用現有的會計核算體系和作業成本會計體系。

  所謂現有的會計核算體系,也就是利用現有的财務報表進行物流成本核算。而企業的兩個主要會計報表是資産負債表和損益表,分别反映的是一個企業在特定時點上的财務狀況和一定時期内與企業經營相關的收入及費用成本。在此情況下,體現在現有會計報表中的物流成本屬于可視成本開支,即顯性成本。然而,在部分學者看來,它隻是企業物流成本的一部分,另一類隐性成本,如庫存積壓降價處理、庫存呆滞産品、回程空載、産品損耗、退貨、缺貨損失等,也應該計入企業物流成本的範疇。

  結合中國企業計算物流成本的實踐,我們可以按照現有的會計核算體系統計物流成本的完備程度,把它們分爲三個等級。第一等級是指物流核算隻考慮了企業對外部運輸業者所支付的運輸費和向公共倉庫支付的保管費等傳統的物流費用,而不考慮存貨持有成本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這反映了國内大多數企業對物流成本的認識層次,對于現代物流成本的核算來說,是遠遠不夠的。第二等級是在企業物流成本的統計框架内不僅包含了運輸費(包括包裝費與搬運費)、倉儲費(倉庫的固定資産折舊、設備折舊),也包含了直接人工費、利息費用、辦公費、低值易耗品的攤銷和存貨損失等,盡可能地把企業發生的顯性成本都涵蓋了進去。即使如此,對企業總的人工費、辦公費在多大程度上用于物流活動,歸入物流成本,仍然存在着一個如何剝離的問題。第三等級是同時囊括了顯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在内的企業物流總成本,這對于單個企業的物流管理來說,無疑是極有助益的,它是物流概念向廣度和深度的發展趨勢在成本領域的反映,但限于一系列操作上的難題,像如何界定和量化隐性成本等,在現有的成本核算體系内還難以實現。

  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就是在于實現物流管理的優化,被列入管理會計的範疇。

  作業成本會計體系,又稱爲ABC(Active-BasedCosting)成本法,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美國會計大師埃裏克·科勒(EricKohler)教授。直到1988年,美國學者庫伯(RobinCooper)和開普蘭(RobertKaplan)發展了斯坦布斯的思想,提出了以作業爲基礎的成本計算,并在過去10年中受到廣泛的關注。

  采用作業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是基于如下理論基礎,即産品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并導緻成本的發生。換言之,它突破了産品這個界限,而把成本核算深入到作業層次;它以作業爲單位收集成本,并把成本按作業動因分配到産品。

  應用作業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時,通常會發現核算結果要比基于傳統會計體系核算的結果大出許多,這被間接地當作前者優于後者的依據。不過,根據作業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的邏輯流程來看,至少可以證明一點,即由于它是從作業層次入手,把成本按活動分類,因此便于企業分析成本結構,暴露物流流程問題,改進管理水平。

  盡管作業成本法被認爲是确定和控制微觀物流成本最有前途的方法,但是它的有效使用首先必須有一套能夠控制物流活動過程的預算體系和物流服務績效管理指标體系相配套;其次,在核算過程中,資源成本分配和作業成本分配環節會牽涉到分配方法和工作量的問題,大多數需要借助于信息技術才能完成。

  目前,對于微觀物流成本的核算,除了介紹和應用較多的傳統成本會計、作業成本會計之外,也有一些學者基于供應鏈的思想和隐性成本難以度量的考慮,提出了其他物流成本的統計辦法。比如基于成本指數的物流成本評價體系,通過模糊分級辦法構建評價指标,确定相應的狀态指數和指數權值,進而計算出成本指數;或者在分析隐性成本時引入模糊聚類分析法等。它們都是把模糊數學的思想應用到微觀物流成本統計的典型例子,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但我們感到,由于其中包含了定性分析的成分,免不了受研究人員主觀因素幹擾的嫌疑;再者,其可操作性和說服力都有待于進一步證實。因此,這類方法也隻限于對前兩種定量統計方法作補充使用。

  2.宏觀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如果說研究微觀物流成本是爲了方便企業開展物流管理的話,那麽核算宏觀物流成本則是爲了制定物流政策、提高國民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率,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宏觀物流成本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國家而言,給以高度重視并盡早開展研究應該是題中應有之意。而這恰恰折射出中國以往在有關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

  由于存在“合成的謬誤”,宏觀物流成本顯然不能用微觀物流成本數據簡單相加而得。因此,發達國家在核算宏觀物流成本時,都采取了另起爐竈的辦法,在已有統計體系的基礎之上,構建一個包括主要物流功能在内的分析框架。接下來,我們分别探讨美、歐、日在這方面的成功經驗。

  (1)美國宏觀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美國的宏觀物流成本由存貨持有成本、運輸成本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三部分構成。

  第一部分,存貨持有成本除了包括倉儲成本、殘損、人力費用及保險和稅收費用外,還包括庫存占壓資金的利息。其中利息是當年美國商業利率乘以全國商業存貨總額得到的。倉儲成本測算時涉及到公共倉庫和企業自有倉庫這兩塊。公共倉庫的倉儲成本數據可以從美國商務部人口普查局的《服務業年度調查報告》中獲取,而企業自有倉庫的倉儲成本數據則是德蘭尼先生自己測算的。此外,全國商業存貨總額涵蓋了農業、采礦業、建築業、服務業、制造業、批發零售業等所有行業門類的數據。

  第二部分,運輸成本是直接從美國ENO運輸基金會出版的《美國運輸年度報告》中得到的貨運數據。分爲公路運輸、其他運輸方式與貨主費用三個類别。公路運輸包括本地卡車運輸費用與城際卡車運輸費用。其他運輸方式包括鐵路運輸費用、水路運輸費用、油料管道運輸費用、航空運輸費用、貨運代理費用。貨主費用包括貨主企業運輸管理部門的運營費用和貨物裝卸費用,這項成本雖然數額較小,但究竟是如何估算的,目前還不得而知。

  第三部分,物流行政管理成本,是按照美國的曆史情況由專家确定一個固定比例,乘以存貨持有成本和運輸成本的總和得出的,分别包括訂單處理及IT成本、市場預測、計劃制定及相關财務人員發生的管理費用。美國物流行政管理成本在物流成本總額中的比例一般爲4%。

  (2)歐洲宏觀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物流産業在歐洲已經步入了成熟發展的階段,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扶持性政策。但在歐洲,宏觀物流成本的測算尚沒有規定的範式,相關的研究主要是根據調查和預測。從統計學的意義上講,歐洲的宏觀物流成本是指包括了運輸、倉儲、包裝以及基礎設施投資等費用在内的全社會物流總成本。下面讓我們分項說明。

  首先是運輸成本,包括公路運輸、鐵路運輸、輪船運輸、航空運輸、貨主運輸等形式,将這些不同形式的運輸方式所形成的費用累加,就得出了運輸成本。

  其次是倉儲成本,包括人工費用(工資)、占壓資金成本和利息、貨物損毀、保險費用等。同樣,倉儲成本既包括公用倉庫,也包括私人倉庫。

  第三是包裝費用以及倉儲、搬運等方面的基礎設施投資的費用,其中基礎設施投資的費用既包括資金方面的投資,也包括設備方面的投資。

  從現有的資料分析比較,歐洲的宏觀物流成本核算并沒有把管理費用單列,而是将其分散在倉儲和包裝、搬運等各個方面。但其測算方法與美國基本上是大同小異。

  (3)日本宏觀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日本對宏觀物流成本的核算主要借鑒了赫斯凱特最早提出的方法,即由每年公布的就業統計和庫存統計等各種數據來推算出總體物流費用,此外也參考了德蘭尼的推估法,站在貨主的立場來推算部分國内物流成本。具體核算時,是将宏觀物流成本分爲運送費、保管費及物流管理費三者來統計。

  一是運送費,分爲營業運送費和企業内部運送費,前者又包括卡車貨運費、鐵路貨運費、内海航運貨運費、國内航空貨運費及貨運站收入等項開支,各項累計之和爲運送費總額。

  二是保管費,将經濟企劃廳編制的《國民經濟計算年報》中的國民資産、負債餘額中原材料庫存餘額、産品庫存餘額及流通庫存餘額的合計數乘上日本資材管理學會調查所得的庫存費用比例而得。這項保管費不是狹義的保管費,它不僅包括倉儲業者的保管費或企業自有倉庫的保管費,還包括倉庫、物流中心的庫内作業費用和庫存所發生的利息、損耗費用等。用公式表示爲:保管費=(原材料庫存餘額+産品庫存餘額+流通庫存餘額)×原價率×庫存費用比例。其中,庫存費用比例=利率除外的庫存費用比例+利率。

  三是物流管理費,由于無法用總體估計的方法求得,所以依據《國民經濟計劃年報》中的《國内各項經濟活動生産要素所得分類統計》,将制造業和批發、零售業的産出總額,乘上日本物流協會(JILS)根據行業分類調查出來的各行業物流管理費用比例0.5%計算得出。

  三、促進國内物流成本研究的思路及建議

  通過對相關問題的一番全景掃描、甄别和思考,我們初步提出以下思路和建議:

  1.加強合作,通力攻關,建立科學合理的宏觀物流成本分析框架和數據庫,并由政府授權的權威統計機構定期發布物流成本評估報告。

  2.盡快統一中國微觀物流成本的核算規則和方法。

  3.加強對現行國民經濟統計信息體系的物流管理數據接口研究,同時改革企業會計準則,推進物流成本科目的試點。

  4.開展對物流成本分行業、分地區、分類别的細化考察。

  5.在具備科學可比性的前提下,加強物流成本實際狀況的國際比較和國際交流,加強國内物流成本實際狀況變動的實時跟蹤監測。

  6.物流成本研究和對策要同國民經濟流程優化緊密結合,制造業物流成本的實際狀況應當是研究和對策的重中之重。

  物流成本的日常控制可以按照不同的對象進行。其中之一就是以物流成本的形成過程爲控制對象,即從物流系統(或企業)投資建立、産品設計(包括包裝設計)、材料物資采購存儲,産品制成入庫和銷售,一直到售後服務,凡是發生物流成本費用的各個環節,都要通過各種物流技術和物流管理方法,實施有效的成本控制。這種成本控制就是物流成本的縱向控制。

  投資階段

  投資階段的物流成本控制,主要是指企業在廠址選擇,設備購置、物流系統布局規劃等過程中對物流成本進行的控制。

  1.合理選擇廠址

  廠址選擇合理與否,往往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以後物流成本的高低。例如,把廉價的土地使用費和人工費作爲選擇廠址的第一要素時,可能會在遠離原料地和消費地的地點選點建廠,這對物流成本的高低會造成很大的影響。除了運輸距離長以外,還需要在消費地點設置大型倉庫,而且運輸工具的選擇也受到了限制。如果在消費地附近有同行業的企業存在,在物流成本上就很難與之競争,即使考慮到人工費和土地使用費的因素,也很難斷定是否有利。所以工廠選址時應該重視物流這一因素,事先要搞好可行性研究,謀求物流成本的降低。

  2.合理設計物流系統布局

  物流系統布局的設計對物流成本的影響非常大,特别是對全國性甚至全球性的物流網絡設計而言,如何選擇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位置、運輸和配送系統的規劃、物流運營流程的設計等,對于整個系統投入運營後的成本耗費有着決定性的影響。在物流系統布局規劃時,應通過各種可行性論證,比較選擇多種方案,确定最佳的物流系統結構和業務流程。

  3.優化物流設備的購置

  企業往往需要購置一些物流設備,采用一些機械化、自動化的措施。但在進行設備投資時,一定要注意投資的經濟性,要研究機械化、自動化的經濟臨界點。對于一定的物流設備投資來說,其業務量所要求的條件必須适當。一般來說,業務量增加時,采用機械化和自動化有利,而依靠人工作業則成本提高。相反,如果超過限度搞自動化,那麽将不可避免地會要增大資金成本,同樣是不可取的。

  産品設計階段

  物流過程中發生的成本大小,與物流系統中所服務産品的形狀、大小和重量等密切相關,而且不僅局限于某一産品的形态,同時還與這些産品的組合、包裝形式、重量及大小有關。爲此,實施物流成本控制有必要從設計階段抓起,特别是對于制造業來說,産品設計對物流成本的重要性尤爲明顯。

  1.産品形态的多樣化

  耐用消費品,特别是家用電器制品,在産品的形态設計上可以考慮多樣化。例如,電爐和電風扇,如果設計成折疊型,就易于保管和運輸;機床如果設計帶有把柄,就能爲搬運和保管過程中的裝卸作業順利進行提供方便。

  2.産品體積的小型化

  體積的大小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物流成本的高低。比如,要把一個體積大的産品裝到卡車車廂裏,如果這個産品的底面積占整個車廂底面積的51%,一輛卡車隻能裝一件,其餘49%的底面積若不裝其他東西,就隻能空着。如果要以同樣的方法運兩件這樣的産品,就需要兩輛卡車,花雙倍的費用。如果設計時考慮這一點,按照占卡車車廂底的50%的大小制造該産品,則一輛卡車可運兩件,運輸費用就可以得到有效節約。再例如,洗滌劑濃縮化,可降低1/3的物流成本;餐飲行業所有的調料,如果由液體改制成粉末狀态,也可以使配送效率成倍增長等。

  3.産品批量的合理化

  當把數個産品集合成一個批量保管或發貨時,就要考慮到物流過程中比較優化的容器容量,例如一個箱子裝多少件産品?箱子設計成多大?每個托盤上堆碼多少個箱子?等等。

  4.産品包裝的标準化

  各種産品的形狀是多種多樣、大小不一的,大多數都在工廠進行包裝。包裝時通常需要結合産品的尺寸等選擇包裝材料。就是說,根據産品的大小、形狀,分割包裝材料并進行捆包,這樣做才不會浪費。但是,多種多樣的包裝形态在卡車裝載和倉庫保管時,就容易浪費空間。從降低物流成本的角度看,這種做法不一定是最合理的。根據物流管理的系統化觀點,應該是包裝尺寸規格化,形态統一化,有時即使增加包裝材料用量,或者另外需要填充物,但總的物流成本可能會降低。

  從上述靖況可知,産品設計階段決定着物流的效率、物流成本高低。這就要求在設計階段就必須紮實地掌握和分析本企業由上(零部件,原材料的供應商)到下(産品銷售對象,最終需要者)整個流程,弄清産品設計對整個物流過程各個環節所需成本的影響,從整體最優的原則出發,搞好産品設計,實施物流成本的事前控制。

  凡是發生物流成本費用的各個環節,都要通過各種物流技術和物流管理方法,實施有效的成本控制。這種成本控制就是物流成本的縱向控制。

  供應階段

  供應與銷售階段是物流費用發生的直接階段,這也是物流成本控制的重要環節。

  1.優選供應商

  企業進貨和采購的對象很多,每個供應商的供貨價格、服務水平、供貨地點、運輸距離等都會有所區别,其物流成本也就會受到影響。企業應該在多個供應商中考慮供貨質量、服務水平和供貨價格的基礎上,再充分考慮其供貨方式、運輸距離等對企業物流成本的綜合影響,從多個供貨對象中選取綜合成本較低的供貨廠家。

  2.運營現代化的采購管理方式

  JIT采購和供應是一種有效的降低物流成本的物流管理方式,它可以減少供應庫存量,降低庫存成本。MRP采購,供應鏈采購、招标采購、全球采購等采購管理方式的運用,也可以有效地加強采購供應管理。對于集團企業或連鎖經營企業來說,集中采購也是一種有效的采購管理模式。

  3.控制采購批量和再訂貨點

  每次采購批量的大小,對訂貨成本與庫存成本有着重要的影響。采購批量大,則采購次數減少,總的訂貨成本就可以降低,但會引起庫存成本的增加;反之亦然。因此,企業在采購管理中,對訂貨批量的控制是很重要的。企業可以通過相關數據分析,計算其主要采購物資的最佳經濟訂貨批量和再訂貨點,從而使得訂貨成本與庫存成本之和最小。

  4.供應物流作業的效率化

  企業進貨采購對象及其品種很多,接貨設施和業務處理要講求效率。例如,同一企業不同分廠需購多種不同物料時,可以分别購買、各自訂貨;也可由總廠根據各分廠進貨要求,由總廠統一負責進貨和倉儲的集中管理,在各分廠有用料需要時,由總廠倉儲部門按照固定的線路,把貨物集中配送到各分廠。這種有組織的采購、庫存管理和配送管理,可使企業物流批量化,減少事務性工作,提高配送車輛和各分廠進貨工作效率。

  5.采購途耗的最省化

  供應采購過程中往往會發生一些途中損耗,運輸途耗也是構成企業供應物流成本的一個組成部分。運輸中應采取嚴格的預防保護措施,盡量減少途耗,避免損失、浪費。

  6.供應物流交叉化

  銷售和供應物流經常發生交叉,這樣可以采取共同裝貨、集中發貨的方式,把外銷商品的運輸與外地采購的物流結合起來,利用回程車輛運輸的方法,提高貨物運輸車輛的使用效率。同時,還有利于解決交通混亂現象,促使發貨進貨業務集中化、簡單化,促進搬運工具、物流設施和物流業務的效率化。

  生産過程

  生産物流的組織與企業生産的産品類型,生産業務流程以及生産組織方式等密切相關,因此,生産物流成本的控制是與企業的生産管理方式不可分割的。

  1.生産工藝流程的合理布局

  生産車間和生産工藝流程的合理布局,對生産物流産生重要影響。通過合理布局,可以減少物料和半成品迂回運輸,提高生産效率和生産過程中的物流運轉效率。

  2.合理安排生産進度,減少半成品和産品庫存

  生産進度的安排合理與否,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生産物流成本。例如,生産安排不均衡,産品成套性不好,生産進度不一,必然會導緻庫存半成品、成品的增加。生産過程中的物流成本控制,其主要措施是采用“看闆管理方式”,力求壓縮生産過程中的庫存,減少浪費。

  3.實施物料領用控制,節約物料使用

  物料成本是企業産品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控制物料消耗,節約物料使用,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産經營成果和經濟效益。通過物料領用的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企業的物料消耗成本。物料的領用控制可以通過“限額領用單”(或稱定額領料單或限額發料單)來進行,它是一種對制定的材料在規定的限額内多次使用的領發料憑證。使用限額領料單,必須每種産品、每項工程确定一個物料消耗數量的合理界限,即物料消耗量标準,作爲控制的依據。

  銷售階段

  銷售物流活動作爲企業市場銷售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要考慮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而且還要考慮企業銷售政策和服務水平。

  1.加強訂單管理,與物流相協調

  訂單的重要特征表現在訂單的大小,訂單交貨時間等要素上。訂單的大小和交貨時間要求往往會有很大的區别,在有的企業中,很多小訂單往往會在數量上占了訂單總數的大部分,它們對物流和整個物流系統的影響有時會很大。因此,爲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在訂單上必須充分考慮商品的特征和其他經營管理要素的需要。

  2.銷售物流的大量化

  這是通過延長備貨時間,以增加運輸量。例如,許多企業把産品銷售送貨從“當日配送”改爲“次日配送”或“周日指定配叠”,就屬于這一類。這樣可以更好地掌握貨物配送數量,大幅度提高配貨裝載效率。爲了鼓勵運輸大量化,日本采取一種增大一次物流批量折扣收費的辦法,實行“大量(集裝)發貨減成收費制”,因實行物流合理化而節約的成本由雙方分享。現在,這種以延長備貨時間來加大運輸或配送數量的做法,已經被許多企業所采用。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做法必須在能夠滿足客戶對送貨時間要求的前提下進行。

  3.商流與物流相分離

  現在,商流與物流分離的做法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采納。其具體做法是訂貨活動與配送活動相分離,由銷售系統負責訂單的簽約,而由物流系統負責貨物的運輸和配送。運輸和配送的具體作業,可以由自備車完成,也可以通過委托運輸的方式來實現。此外,還可以把銷售設施與物流設施分離開來,如把統一企業所屬的各銷售網點的庫存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在最理想的物流地點設立倉庫,集中發貨,以壓縮物流庫存,解決交叉運輸,減少中轉環節。這種“商物分流”的做法,把企業的商品交易從大量的物流活動中分離出來,有利于銷售部門集中精力搞銷售。而物流部門也可以實現專業化的物流管理,甚至面向社會提供物流服務,以提高物流的整體效率。

  4.增強銷售物流的計劃性

  以銷售計劃爲基礎,通過一定的渠道把一定量的貨物送到指定地點。如某些季節性消費品,可能會出現運輸車輛過剩或不足,或裝載效率下降等因素。爲了調整這種波動性,可事先同買主商定時間和數量,制定出運輸和配送計劃,使生産廠按計劃供貨。在日本啤酒行業,這種方法被稱爲“定期、定量直接配送系統”的計劃性物流。

  5.實現差别化管理

  要根據商品流轉快慢和銷售對象規模的大小,把保管場所和配送方法區别開來。對周轉快的商品分散保管,對周轉慢的集中保管,以壓縮流通庫存,有效利用倉庫面積;對于供貨量大的實行直接送貨,供應量小而分散的實行營業所供貨或者集中配送。差别化方針必須既節約物流成本,又提高服務水平。

  6.物流共同化

  超出單一企業物流合理化界限的物流共同化,是實施物流成本控制的最有效措施,也是最有前途的物流發展方向。一方面,通過本集團企業内部組合而形成垂直方向的共同化,實現物流一元化、效率化,如實行同類商品共同保管、共同配送;另一方面,通過與其他企業之間的聯系,形成水平方向的共同化,加強兩個以上産地、銷售地點相距很近而又交叉運輸的企業之間的合作,從而壓縮物流設備投資,如解決長途車輛空載和設施利用問題。

地址:深圳市福田保稅區桃花路達升大樓805-806     
      深圳市鹽田綜合保稅區鹽田明珠道15號北區一号路10棟順泰倉物流中心大廈 
Email:info@shuncang.com  技術支持:順倉物流網絡部  粵ICP備11089393號    

粵公网安備 44030402003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