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促進資訊互聯共用是 物流業降本增效的重要抓手。 物流資訊平臺在優化整合 物流資源、促進資訊互聯互通、提高 物流組織化程度中起著重要作用。企業利用 物流資訊平臺實現與 供應鏈上下游對接,增強協同運作能力。政府加快 物流相關公共資料開放共用,對提高 物流資源配置效率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
資訊領路 平臺互聯
“建立高效無縫透明的 物流服務體系對促進 物流業降本增效至關重要。當前 物流業步入協同化時代,在 物流協作中,上一個業務活動沒有結束,下一個活動便無法開展。資訊暢通成為提高 物流運作效率的重要前提。”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運輸與 物流研究中心主任顧敬岩告訴記者,在沒有資訊系統互聯的情況下,上下游協作方在資訊接收和處理環節要花費時間和成本,需要打電話、發傳真傳遞資訊,不僅效率低,而且容易產生差錯;如果需要資訊系統互聯,由於各自資訊系統採用的標準不統一,雙方需花費時間和成本統一互聯介面,而一旦協作關係變化,則之前的開發費用將付之東流。因此,若要實現 物流業降本增效,搭建標準統一的資訊平臺,消除資訊不對稱,促進互聯互通勢在必行。
物流的本質是把倉儲、運輸、配送等 物流活動加以統籌謀劃和組織運籌,以達到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而 物流資訊平臺的價值就在於為供需雙方發掘更加優良的 物流資源要素提供了便利,最終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讓一切 物流資源要素充分湧動,這就是‘互聯網+’對 物流業的本質影響。”顧敬岩解釋。
如何評價當前我國中小 物流企業信息化水準?顧敬岩說:“一方面中小企業由於規模和業務的限制,沒有必要在 信息化方面做較大投入。另一方面,目前我國各種類型的 物流公共資訊平臺發展較快,多數都針對中小 物流企業提供資訊服務,中小 企業管理者甚至僅需通過手機下載APP即可對企業進行 信息化管理。相比以前,中小 物流企業信息化水準已經有較大程度的提升。未來中小 物流企業將在大型企業和平臺型企業的組織下,發揮自己的優勢特點。”顧敬岩話鋒一轉,“相比通過市場機制能夠解決的 物流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問題,我們更加關注企業間和平臺間資訊的互聯共用。”
據介紹,從“十二五”開始,交通運輸部大力推動國家交通運輸 物流公共資訊平臺(簡稱國家 物流資訊平臺)建設,加強資訊標準的制定和推廣,促進跨運輸方式、跨部門、跨區域、跨國界的資訊互聯共用,打造資訊互聯的“電子樞紐”和“高速公路”。同時,與日韓兩國共同建設了“東北亞 物流信息服務網路(NEAL-NET)”,三國間已開展了港口間集裝箱和集裝箱船舶資訊共用,雖是邁開了一小步,卻代表著在全球區域 物流信息共用方面的一大步,對支撐我國“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具有深遠意義。
“只做交換不做交易,這是國家 物流資訊平臺與其他商業化平臺的重要區別。由‘多對多’的資訊交換方式轉變為‘多對一對多’,就像萬能電源轉換器一樣,讓資訊流如電流一樣變得順暢。”顧敬岩說。
互聯互通 高效協作
從釜山港滿載而歸的貨船即將到達寧波舟山港,而港口上集卡車已經開始排隊預約裝貨, 物流環節的無縫銜接將大大提高 物流效率。
這是國家 物流資訊平臺的神奇之處。企業可以在從國家 物流資訊平臺“集裝箱狀態資訊”查詢介面上看到提箱、進場、裝船、卸船、提重等 物流節點的時間。“一站式”接入服務,還原了貨物軌跡,為 物流企業運籌帷幄提供了資訊依據。
互聯互通顯現出真真切切的效率。資料顯示,通過國家 物流資訊平臺資訊共用,企業可以降低 物流業務差錯率94%,提高 物流協作效率80%,縮短 物流信息處理時間95%,縮短 物流作業週期10%。
優利德(江蘇)化工有限公司(簡稱優利德)企劃科科長朴哲虎告訴記者,優利德 倉儲物流系統通過國家 物流資訊平臺,與下游承運商進行單據交換,實現自動傳輸。公司應用資訊平臺後,人工作業量和出錯率降低50%,資料處理更為高效。同時貨物在途資訊、貨物簽收資訊、回單返回等通過系統傳輸實現即時回饋,並錄入到承運商系統,增加了業務透明性和可追溯性。
地方運管部門為了提高 信息化水準,激發 物流業活力,也在行業管理體制機制創新上作了積極探索。由“政府牽線、企業搭台、市場唱戲”,福建省運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福建省積極引導當地 物流企業自建平臺,而政府部門只做“裁判”,不做“球員”,通過市場法則實現企業資訊平臺優勝劣汰,實現了政府、企業、市場職責清晰,依託資訊技術互聯共用而共生一體的“三位一體”機制創新。
泉州傳化公路港專案專家安寧介紹,傳化自建的陸鯨平臺通過後臺介面開發,資料即時上傳福建省公共資訊平臺, 物流企業和司機可以更方便地與各家 物流平臺進行線上互動,發貨方可以最快找到運輸車輛,貨車可以最便捷地配貨,車輛在途跟蹤、線上支付、金融產品、全國一卡通都收到用戶關注青睞,貨車配貨時間從以往的72小時縮短為平均6小時,可降低 物流成本近40%。
破除壁壘 開放共用
雖然取得一定成效,目前我國 物流資訊平臺在發展過程中依然面臨著眾多挑戰。“我們欣喜地看到資本市場對 物流資訊平臺的關注和青睞,但同時也擔心平臺的運營者們一味迎合資本的要求,通過燒錢、刷單來擴大用戶群以取得下一輪融資,而偏離了經營平臺的本質。”顧敬岩分析道,“商業化資訊平臺必須要回歸其價值所在,就是要讓其整合的 物流資源更具價值,同時不斷將這份價值通過平臺傳導下去,做長做深價值鏈,但更重要的是做久。”
整合分散在政府各部門的 物流相關公共資訊,面向 物流市場提供“一站式”資訊查詢服務是國家 物流資訊平臺面臨的挑戰之一。
“國家 物流資訊平臺並非將政府各部門相關的 物流信息整合到平臺資料中心來,而重在打通與各個相關政務系統的連接通道,就像拿到各個政府部門資訊寶庫的鑰匙。政務資訊越開放,國家 物流資訊平臺通向的寶庫越多,服務越多,價值就越大,平臺用戶就可以通過 ‘一站式’視窗查詢到更多自己需要的 物流相關資訊。”顧敬岩說,因此在國務院領導下協調各方關係,打破各個部門之間的資訊壁壘,加快相關資訊開放共用應成為下一步工作重點。
除此之外,“十三五”期,交通運輸部將促進多式聯運發展作為戰略重點,而突破多式聯運資訊交換共用瓶頸將是重點工作之一,國家 物流資訊平臺將發揮重要作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實施,同樣需要國家 物流資訊平臺將 物流信息共用合作機制推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顧敬岩表示,無論是市場化的 物流信息服務平臺,還是政府推動下公益、共用、開放的國家 物流資訊平臺,其所面臨的挑戰都非常巨大,如果市場最終能夠認可平臺的價值,就要堅定地做下去,久久為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