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是一個重要問題,關係到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成功實施。今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雲南考察工作時專門到力帆駿馬車輛有限公司瞭解企業開展技術創新,鼓勵企業加大創新力度。
(2015年2月)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是一個重要問題,關係到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成功實施。今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雲南考察工作時專門到力帆駿馬車輛有限公司瞭解企業開展技術創新,鼓勵企業加大創新力度,提高製造水準,擴大產品出口,優化市場服務,牢牢佔領產業發展制高點。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企業創新發展的高度重視。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只有廣大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上去了,國家的技術創新能力才能上去,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也才能上去。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分量,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中小企業是市場主體的超大戶。截至2014年10月,全國按照企業註冊的市場主體有1756萬戶,個體工商戶4866萬戶,合計超過6600萬戶,其中中小企業數量占全部市場主體總量的99%以上。
其二,中小企業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近年來,中小企業創造了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中小企業是未來經濟繁榮的基礎,也是未來稅源的增長點。還有一點,我國現在的500強企業,多數都是改革開放以後由中小企業成長而來的。
其三,中小企業是城鎮就業的主管道。據統計,中小企業提供的城鎮就業崗位占了全部新增城鎮就業崗位的80%以上。可以說,沒有中小企業的快速增加,就沒有就業形勢的穩定乃至整個社會的穩定。
其四,中小企業是社會服務的中堅力量。中小企業在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提供了廣泛服務,涵蓋衣、食、住、行、用等方方面面。在現代城市中,如果沒有中小企業提供生活服務,城市將無法運行。
其五,中小企業是創新的主力軍。中小企業量大面廣,對市場需求反應最靈敏,適應市場需求進行創新的願望最強烈,與創新是天然的盟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65%的發明專利、75%以上的技術創新、80%的新產品是由中小企業完成的,部分中小企業經過創新成長為跨國公司,比如華為、阿裏巴巴等。
當然,確實要看到,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中小企業的發展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面向未來,中小企業要想發展得好,關鍵是要準確認識新常態、適應這個新常態,抓住新常態帶來的機遇,應對好新常態帶來的挑戰。概括起來講,新常態總體上有3個特徵:經濟增長速度由高速增長轉變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增長動力從要素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結了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的九大趨勢。對企業來講,誰先把握住、把握好了這些 發展趨勢,誰就把握了發展的主動和先機。
新形勢確實帶來了新挑戰。現在,許多中小企業開始感覺到生存和發展的壓力空前增加,一些企業出現破產倒閉,少數企業負責人甚至開始“跑路”。面對新的形勢,中小企業只有主動創新,才能抓住國內市場需求個性化、多樣化的機遇,應對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挑戰,消化要素成本特別是勞動力成本的上漲,滿足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的要求,抓住新技術革命的機遇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直面中小企業創新發展面臨的挑戰
中小企業量大面廣,既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重點,也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難點。這可以從企業的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來加以認識。
從企業內部看,主要問題是創新能力不足。這種不足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技術創新人才匱乏。我國從事科研開發的科技人員雖然60%在企業,但絕大多數集中在大企業,在中小企業從事技術創新的人員很不夠。企業科技人員不足且流失嚴重,直接影響了中小企業的自主創新。
二是技術創新投入意願不足。由於創新需要較大投入,而投入難以很快得到相應回報。因此,中小企業更願意把資金投入到週期短、回報率高的專案中,以獲得近期的、現實的經濟利益。多年來,企業和市場的擴張速度遠遠快于創新週期,使得不少中小企業難以靜下心來搞創新。相當多的中小企業有“小富即安”的思想,創新的內在動力不足。
三是創新資金來源不足。中小企業資本社會化程度低且總量小,難以應對技術創新成本高、回收期長等風險,另外,融資難、融資貴,中小企業在資金方面面臨較大制約。
四是信息不暢。中小企業獲取資訊途徑較少而且時效不高,缺少充足的科技資訊和市場訊息,這直接影響著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
從企業外部看,主要問題是創新的社會環境不完善。世界各國經驗表明,中小企業需要根據環境的變化不斷進行產業轉型升級,而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是建立良好的創新環境。比如,德國不少中小企業都是行業內的“隱形冠軍”,技術水準在不斷提升,在全球保持了領先地位,主要得益于良好的創新環境。我國中小企業創新的外部環境不完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科技體制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保障力度不夠。大學和科研院所自主立項或和大型企業合作立項的研發項目多,且存在著重學術成果評審,輕視產業化應用的弊病。科技經費投入尚缺乏回應廣大中小企業技術產品創新需求的機制,不能為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提供應有的技術支援。
二是財稅政策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支援力度不足。《中小企業促進法》要求政府資助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財政、科技等部門也出臺了很多支持企業創新的政策。比如,對企業創新投入費用在稅前實施“加計扣除”的政策,這也是許多國家鼓勵企業創新的共同做法。但是,實踐中大企業把握和爭取此項優惠政策的多,而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因為內部賬目不全、爭取政策的能力弱難以獲得該項政策支持。“加計扣除”的財稅優惠多數都被大企業拿走了。
三是針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服務支援體系不完善。中小企業在創新過程中,缺少對技術進行價值評估、諮詢、風險投資等各種仲介機構支援,導致企業創新資訊缺乏、創新週期較長、創新成本增加。雖然近幾年加大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尤其是對共性技術研究服務平臺的建設,但創新服務能力還較弱。已有的各類科技仲介機構服務產品少,服務面窄,服務缺乏深度,部分機構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較弱。
四是針對中小企業的科技金融支援體系不完善。在科技金融支持方面,無論是銀行信貸,還是債券市場、資本市場,都無法給予有力支援。舉個例子,大家知道互聯網相關產業是國家重點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但我國的所有互聯網龍頭企業都到海外上市融資,包括早期的三大門戶網和現在的阿裏巴巴、騰訊、百度三大龍頭企業。這說明我們的金融體系已經不能滿足 企業發展的需求。
五是教育培訓遠不能滿足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需求。目前,中小企業急缺受過熟練技能訓練的技工人員,而我國目前職業技術學校發展與普通高等院校發展相比還很弱,培訓課程設置和培訓能力方面還遠遠不能適應廣大中小企業的用工需求。
六是知識產權制度不完善影響了中小企業創新的投入動力。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專利侵權等問題還比較嚴重,影響了企業技術創新投入的積極性。
七是公共服務不均等嚴重影響中小企業創新人才的穩定預期。由於享受到的公共服務水準較低,中小企業雇員尤其是技術型人才流動性非常大。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戶籍制度、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務方面的不均等,嚴重影響著中小企業技術人才隊伍的穩定性,也直接影響了中小企業對技術人才的培養投入和研發創新投入。
多措並舉支援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發展是硬道理,創新是硬功夫。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全社會要從國計民生的高度認識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為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創造良好條件。現在,關鍵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完善“財稅資金政策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的機制
在支持中小企業創新方面,中央和地方已出臺了很多財稅政策。應該進一步完善財稅資金政策對中小企業創新的資助機制,改變目前以大學和科研院所為主體的資助方式,建立以財政資助中小企業平臺、中小企業平臺帶動科研院所的需求導向的經費投放與管理機制,從經費流向機制方面解決產學研合作問題,加快企業與科技資源的有機結合,改變科研院所研究活動脫離產業實際的局面。
(二)建立健全創新支援服務體系
建立公共技術服務機構。採取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開放服務方式,在中小企業比較集中和具有產業集聚優勢的地區,重點支援建立一批公共技術服務機構,為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提供設計、資訊、研發、試驗、檢測、新技術推廣、技術培訓等全方位服務,為中小企業自主創新提供場地、儀器設備、技術人才等技術支援。鼓勵中小企業技術服務機構建立技術服務專家庫,組織大學、科研機構、企業的離退休技術人員採用靈活多樣的形式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諮詢、技術指導和技術診斷服務。
(三)加快建立中小企業保護知識產權支援體系
通過財政購買仲介服務、仲介支援中小企業的做法,鼓勵和發展一批支援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律師事務所,提高中小企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準。以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優勢的中小企業為重點,加強宣傳和培訓,普及知識產權知識,推進重點區域和重點企業試點,開展面向中小企業的專利輔導、專利代理、專利預警等服務。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的打擊力度,維護市場秩序,保護創新積極性。
(四)加大對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金融支援
建立健全創業投資機制,促進風險投資機構發展;完善技術交易市場、產權交易市場,促進技術與資本的有機結合;鼓勵金融機構開展對中小企業的金融產品創新,完善金融服務,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可開展知識產權和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的質押貸款試點,加大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金融支持;積極推進多層次的信用擔保體系建設,鼓勵開展針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多層次信用擔保。完善資本市場,積極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上市發展。
中小企業要在創新發展上苦練內功
新常態既帶來新挑戰,也蘊藏著新機遇。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沒有改變我國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判斷,改變的是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涵和條件;沒有改變我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改變的是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因此,主動適應新常態,才能應對挑戰,抓住機遇。例如,體驗式消費、環保產業以及與移動互聯網等領域發展迅速,這也是中小企業可以大有作為的領域。關鍵是中小企業要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多種途徑轉型升級。
一是要重視技術創新。加大內部人才培養以及外部人才的引進力度,提高研發投入,開發先進適用的技術、工藝和設備,研製適銷對路的新產品,提高產品品質和競爭力,鞏固 企業發展地位。
二是要重視管理創新。中小企業應根據 企業發展規模和行業特點,選擇合適的管理方式,特別是要提高對創新的激勵力度。例如,矽谷的高科技企業都重視股票激勵,包括存量股票、股票期權等模式提高創新積極性。
三是要重視商業模式創新。製造服務化、服務網路化、網路全球化,這是商業發展的新趨勢。中小企業要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商業模式創新,通過商業模式創新降低成本和開發個性化、全球化市場。
|